业内观察

  •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内观察

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营造有序交易环境

  • 来源: 《招标采购管理》
  • 时间:2016-10-27

  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开展以来,社会各界反响各异,评价反映各有不同。其中:得利者拍手称赞,认为交易程序更加规范了;失利者怨声载道,认为进场交易是走了过场,把原来招标单位直接能够决定或分散进行的公开招标,通过进场集中交易将评标结果变得合法化了,变得谁也不用负责任了。

  一、究其原因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各方市场交易主体利益诉求各异,必然造成各方利益不平衡。招标单位需要对项目质量终身负责,也希望找到建设质量和价格均满意的公司,但进场集中交易后,如果对满意的公司都没有决定权,又如何能够做到对质量终身负责。中介代理机构以追求效益为目的,在满足甲方意愿和符合政策规定之间,必然会选择前者。甚至个别代理公司为了实现甲方意愿,对潜在参与投标报名的企业进行劝退。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是综合监管部门,实现交易过程中没有项目交易的具体抓手和平台监管的载体,在交易过程中所有形成的资料档案肯定是符合规则程序的,所以,监管只能停留于数据信息统计或音视频监督方面,要实现真正有效的监管便无从谈起。行业监管部门按照政策监管,专业人员缺少,相关业务知识不熟悉,监督大多只是走了过场、应付差事,更加依赖于进场交易的程序规则。交易中心作为交易业务运行和见证服务的平台,却没有监管职责职能。

  当所有市场交易主体都没有直接的监管责任,依赖于表面的规则程序,那么,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便无从谈起,使投资者失去了正常参与竞标的信心,最终达不到公共资源平台建设集中交易的初衷。市场皆有规则,当公平、公正的规则没有了约束,市场没有了信用,那么潜规则必然有效。

  二、追本溯源

  市场运行中,有什么样的市场规则就有什么样的市场形态,为营造正常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当前,最重要的是重塑市场信用,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科学合理界定市场规则。合理规定投标主体参与资质,防止量身定做资质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主体。严肃评标标准,使各竞争主体处于同一起点,建立在公平、公正和合理基础之上。建立科学的评标办法,合理设计招标方案,使定量评分和定性评分共同发挥采用。

  2.充分发挥电子交易系统作用。以网络化电子流程“卡死”公共资源交易的关键点,防止人情因素。采用网上报名三方共同解密开标机制,防止开标前信息泄露;通过虚拟账户,杜绝保证金交纳过程中的信息外泄;通过电子评标,使评标过程严格公正,最大限度提高市场公平参与度,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参与性,逐步减少恶意围标、相互串标,专业陪标和资质租借等现象。

  3.全过程跟踪监督机制。建立本地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监察专业队伍,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跟踪监察。项目方案形成时,防止以产品参数限制潜在投标商;对项目现场勘察,防止未招先建、建成补招等现象;对企业资质信用、合同履约实施、项目过程等情况进行监督,防止转包分包、资质挂靠等现象;对项目验收进行监督,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履约。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综合电子监管平台,实现从项目立项到项目验收全过程监督监察,营造正常有序的市场环境。

  4.全面公开市场信用制度。通过公开监督,建立市场信用体系,将建设项目信息、履约合同、投标主体以及市场主体信用、监督等基本信息全面公开,发挥全社会监督作用。推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有效消除信用信息孤岛。对信用信息进行分级管理,确定查询权限,促进各类社会主体的信用状况公开透明、可查可核,形成守信奖励、失信惩戒制度,提高失信代价,真正形成城市守信的市场氛围。

  三、总而言之

  市场在于规则,制度在于执行,规范在于监察。只有当规则、行为、监察相互一致的时候,才会真正使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作者:曹三连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