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动向

  •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动向

公共资源交易迈入“三化”时代

  •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 时间:2016-05-24

  供给侧改革实质上就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也就是改革公共政策的产生、输出、执行以及修正和调整方式,按照市场导向的要求来规范政府的权力,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而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制度,通过为市场和社会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和提供更好的服务,利用市场和社会机制完善资源配置,是实现政府公共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在供给侧改革的引领下,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创新表现在交易电子化、信息一体化、服务标准化三个方面。

  交易电子化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要求全程监控公共资源交易,交易平台尽快建起来,今年6月底前各地区完成市场整合和平台建设;电子系统尽快联起来,力争今年底前建成国家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交易数据尽快用起来,运用大数据加强监测并及时查处。

  例如,改造提升各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推进电子招投标、电子竞价、网上支付、计算机辅助评标、异地远程评标等服务功能。取消现场报名环节,由潜在投标人从网上自行下载招标文件或资格审查文件。因特殊原因工程图纸不能上网的,由潜在投标人在指定地点无记名领取纸质图纸。

  在开标系统中,实现投标文件网上加密上传、开标现场解密、网上身份验证、网上开标、网上评标结果公示;在评标系统中,运用数据一致性技术、数据快速核算技术、不平衡报价分析技术、投标文件雷同性分析技术、“暗标”评审技术、投标文件文字对比技术约束评标专家自由裁量权,有效防止串通投标、恶意低价抢标等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交易监督管理系统,与纪检监察的电子监察系统对接,达到监督全覆盖;异地远程评标系统,通过数字电路专线,实现各地交易中心之间远程评标,实现全国专家资源共享,保证评标的客观公正。

  信息一体化

  应用信息共享技术,实施基于互联网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优化和功能组合,建立快速、及时、透明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机制。信息一个平台推送。打破地域限制和行业壁垒,建设全国统一的交易信息发布系统,链接各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发布平台、各交易平台和法定的交易公告媒介,汇集和发布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各类招标(采购)公告、中标结果公示、交易企业注册的基本信息、企业参与交易活动的诚信信息等交易信息,统一信息发布口子,使信息高度融合,准确、及时、权威。社会各界可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互联互通服务平台,对全国各地公共资源交易情况进行“一站式”共享和监督,扩大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的透明度,增强市场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充分性、关联性和有效性。

  服务标准化

  紧扣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10月上线试运营这一契机,加快构建由服务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和服务提供标准组成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市场主体及第三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

  关键是简化交易环节。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市场要围绕发挥市场和招标人的作用,区分不同项目投资来源,实施分类监管,放开部分非国有投资项目应招标控制;赋予招标人对专家评标的复核权,强化招标人的资格预审权和定标权;进一步放宽招标条件,简化监管流程,将事前备案改为事后备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符合条件的项目推进批量招标和预选招标模式,转变政府监管方式。

  以交易平台全面整合为推动,交易电子化进程持续推进,信息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服务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法制化规范化程度明显增强,有效实现公共资源由行政配置到市场配置、由分散交易到集中交易、由传统交易到电子交易三大转变,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使公共资源交易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为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蓄积新的结构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