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动向

  •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动向

电子招投标既带来机遇也面对挑战

  • 来源: 中国建设报
  • 时间:2016-03-21

  近年来,电子招投标快速发展。全过程电子招投标大大提高了公共资源的交易效率,有效节约了交易成本,同时在确保交易过程公开、公平和公正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互联网+”时代,电子招投标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很多人认为,电子招投标已经成为传统招投标行业的颠覆者。有机遇就有挑战,电子招投标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近日,就电子招投标对传统行业主体之一招标代理机构的影响、电子招投标未来发展面临哪些新挑战等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采购与招标网总裁、经济学博士朱建元。

  替代——招标代理机构会被电子化平台取代?

    随着电子招投标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传统招投标行业中原有的一些主体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冲击和影响。比如,有招投标代理机构反映:在电子交易平台上线后,甲方越来越不看重代理机构,认为找招标代理机构纯属是花钱走个流程,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只要懂互联网,就可以组织招投标代理工作,这对于招标代理机构和专业从业人员都造成冲击。

     对此,朱建元博士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电子招投标对于传统招标代理行业的冲击是最近业内大家都非常关注的议题。《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以后,涌现出一大批招标代理机构,这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因为,《招标投标法》颁布以后,招标这种方式对于很多人,包括业主来说,是比较新的一个事物,它需要有专门的代理机构给他们进行咨询服务。一开始这些咨询服务的主要内容就是依据《招标投标法》设置的程序进行服务,包括从编制发布招标公告开始,随后进行澄清、开标、评标、决标。这就形成了一大批招标代理机构是以程序服务为主的服务模式。而《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至今已经是第十六个年头了,业主包括社会各界对招投标程序都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特别是随着电子招投标的推广,电子招投标在这些程序方面都进行了模式化的设定,就不需要简单的招标代理的程序服务了,这使得有一些招标代理机构有一些失落感。业主也觉得招标代理的程序化服务现在电子招投标的程序都可以替代,它的价值就不大了。这实际上是对传统招标代理行业的一个挑战,要求招标代理行业对于服务内容进行创新,要进行转型。

  朱建元博士认为,招标代理从本质上来说,是要给招标人解决招标采购过程中所关心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招标代理机构要对行业了解、要对专业了解,如果纯粹是程序化服务的公司,未来会被市场淘汰。对招标代理机构来说,完全可以借助电子招投标的发展进行服务升级,从而提升竞争力,甚至招标代理机构在实现电子化的采购与招投标交易服务的同时可面向未来发展,创新增值服务平台,进行价格信息发布,建设大数据智库,提供案例、指标、企业定额参考等,还可进一步提供专家级咨询服务和B2B(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交易撮合服务。现在,很多有实力的招标代理机构开发了电子招标平台来解决程序化服务的问题,然后拿出更多的精力来进行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服务。比如:北京国信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国信阳光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的服务与传统的招标代理服务就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拿出更多的精力为招投标活动进行专业化的服务,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

  对接——电子招投标发展的瓶颈问题

    近年来,招投标电子化的趋势势不可挡。随着电子招投标的推进,加之“互联网+招标”的深入推进,电子招投标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此,朱建元博士认为,对接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制约电子招投标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他说,招标电子化是全球化的趋势,它不仅仅在我国,在世行、亚行包括发达国家,电子招投标这种方式已经被广泛地采用,甚至在不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动电子采购、电子招投标。近年来,我国在电子招投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电子招标投标办法》颁布以后,对电子招投标的施行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随着国务院《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实施到位,未来所有的招投标活动必须要上平台。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要求,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行政监督平台。这三个平台组成的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给全社会的招标投标活动和采购进行服务,为电子招投标发展指明了方向。按照要求,今年6月,国家的和省一级的平台都要上线,未来大量的系统外的交易都会进入电子招投标系统内。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也开始运营,跟各个系统开始对接。电子招投标的发展形势很好,但是也遇到一些问题,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平台对接的问题。

  朱建元博士说,电子招投标的服务体系是由“三个平台”一起配合的一个服务体系,其中第三方交易平台是完成招标投标交易活动的载体,也是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第三方交易平台必须和公共服务平台、监管平台相对接,才能使它的服务功能、招标结果更加被社会认可、被主管部门认可。现在的问题就是,公共服务平台和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对接,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第三方交易平台和地方的交易中心、有形市场或者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公共资源交易不是今天才有的,它有很长的历史,目前大量的交易是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里进行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随着发展的需要建设了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交易平台,当第三方平台跟它对接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接之后,各自的责、权、利怎么划分?这方面还需要政府部门能够明确地来进行指导。

  他认为,目前的主要问题还是要解决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第三方平台对接的问题,如果只有政府的平台,没有第三方的平台,没有市场化的平台对接,这个服务是不完整的,而且会严重制约第三方平台的发展。现在,市场上有大量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实际上是无法与现有的各地政府的平台对接的,那么它的服务实际上也是不完整的。对此,大家还在观望、等待,因为这还是一个政策导向的问题,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出台比较明确的规定,真正使市场中的第三方交易平台能够形成各自专业化的能力,和政府的公共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对接,要明确该政府干的事儿、政府把它干好,应该市场主体做的事儿、要放手让市场主体去做,政府部门不能越俎代庖。

  未来——招投标活动形态会发生质变

    关于电子招投标的发展问题,朱建元博士认为,必须摒弃“小农经济思想”,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朱建元博士说,在《电子招标投标办法》中设定了一个国家、省、市三级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公共服务平台,有监管平台,有第三方交易平台,它的对接实际上是相互交叉的。比如说,一个第三方交易平台它可以跟国家的直接对接,它也可以跟省市去对接,不是地方的只能跟地方的接,地方的也可以跟国家的公共服务平台对接,不像过去的行政管理体系,未来可能是相互交叉的,现在对接主要还是省一级层面上的。对接上以后就不用跑去备案、送文件,直接就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交易活动。

    朱建元博士认为,未来,随着公共资源交易的电子化,实体化的东西会越来越淡化,招投标交易活动不一定是在一个固定的场所当中,它实际上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当中进行,而这样的交易活动就越来越跟《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相融合,如果说,三类平台能有效对接,实际上就形成了全国的一个虚拟的公共资源交易的大平台,招标投标活动的形态就会发生很多变化。现在正是在转变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意见、声音是很正常的。

  他说,招投标活动是矛盾的焦点,也是个利益的焦点,要解决其中的矛盾从来就不轻松,有很多阻力,特别是把它从实体转化成虚拟空间,带来的利益的变化会更大。现在可以叫电子招投标的阵痛期,过去的很多环节,或者说干这事儿的人在未来都不存在了,比如:搞程序化服务的人,过去活得很好,现在不行了,电子招标都解决了程序问题。所以未来,我们的第三方交易平台绝不是说搞一个平台它什么都能干,它一定是一个专业化的平台。比如说,我就是做IT行业的,我对IT非常熟悉,我有这方面的人员,我有这方面的业绩,我有这方面的技术骨干,和业主一谈就知道业主要做什么,我怎么帮你把控价格、保证质量,更多地是做这方面的工作。第三方交易平台未来必须要越来越符合专业化的特色,不是说,你搞个平台从笔墨纸张到航天飞机你都能招标,必须是一个一个的专业化平台,跟公共服务平台对接。这些平台未来一定是专业化的,是细化的,对于业主来说是,在移动端就可以很简单地进行招投标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