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省电子化招投标的快速发展,电子招标文件的编制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完善。
8月22日,记者从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成都市建委”)获悉,成都已正式实施我省首个“电子招标标准文件”——《成都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招标文件模板》,该模板将施工、监理等23类电子招标文件中绝大部分常识性、共性的内容,以及按相关要求不加修改引用的内容做了固化,对不可修改的文本内容加以限制,使招标代理机构在编制电子招标文件时,只能针对工程的不同情况对模板允许修改、补充的内容做“填空题”。此举不仅规范了电子招标文件的编制,也避免了一些因电子招标文件不规范而产生的质疑投诉等问题。截至目前,已有14个工程项目成功使用该模板,收到良好效果。
减少成本 模板方便投标企业
模板的出台,在我省老牌招标代理机构四川建科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看来,首先给广大投标人和评标专家提供了便利。
“曾经没有规范、统一的电子招标标准文件时,一些招标代理机构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制电子招标文件,导致大量内容繁杂的招标文件出现。”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同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的电子招标文件各不相同,甚至同一招标代理机构,编制的各类电子招标文件差异也很大。
“一些招标文件几十页,一些招标文件却多达几百页,所以公司每次投标,都必须耗费大量时间去研究水平‘参差不齐’的招标文件,投标成本实在太大了。”多年在成都参与竞标的王汇佳告诉记者,一些多达几百页的电子招标文件,评标专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认真看完,既耗费专家精力,又影响评标工作质量。
如今有了模板,招标文件的常识性、共性内容得以全部固化,投标人和评标专家在参与招投标活动时,就减轻了在研究电子招标文件上花费的精力,而专心于项目的核心需要,提高招标项目的操作质量。
标准固化 限制编制标书权力
方便投标人和评标专家,只是政府做好服务的一个方面,而更为重要的是,成都市建委希望通过模板的出台,能从编制电子招标文件这一招投标的源头开始,对招投标动下“手术刀”。“招投标的一些问题,很多都起源于招标文件,如设置一些不合规范的招标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招标文件内容前后矛盾引发废标等。”成都市建委建管处处长刘建认为,业主的需求通过招标文件来反映,一份好的招标文件才能降低倾向性,从而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
基于此,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和市建委一起,共同梳理出施工、EPC、勘察设计、监理、采购5个大类共23个电子化标准模板,将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评标办法、合同条款及格式、技术标准和要求等内容,全部按国家、省级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做了固化。
这样一来,编制电子招标文件就彻底成了受限制的“填空题”,不仅增强了电子招标文件的规范性,也使得评标专家打分时必须按相关内容进行,限制了专家自由裁量的空间。
继续完善 年底推广至县区
但是,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我省第一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电子招标标准文件,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如招标代理机构不适应新编制方式、招标人填报标段信息显示错误……为此,成都市建委配以专人24小时指导服务,也组织技术团队对系统进行实时调整。“目前该模板在成都市市本级工程项目中试行,等彻底磨合成熟后,年底前全面推广至成都市区、县一级。”刘建说。
另一方面,新手段也要辅以新的监督方式。据了解,成都市建委正着手制定“招投标企业诚信综合评价办法”,以后凡在成都市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各类企业,在参与项目招投标时将考核其是否按规定编制电子投标文件、是否安全文明施工等诚信行为,同时,其相应“诚信分”将作为中标的重要内容。